跳到主要内容

看涨期权_Call Option

什么是看涨期权?

看涨期权是一种金融合约,赋予买方在特定时间内以指定价格购买股票、债券、商品或其他资产的权利,但并不具备强制性义务。如果买方行使了期权,卖方必须出售该资产。

当基础资产价格上涨时,看涨期权的买方获利。股票价格因多种原因可能上涨,包括公司发布积极消息和进行并购等。如果到期时价格跌破行使价,卖方会因买方通常不会执行期权而从期权费中获利。

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相对,看跌期权赋予持有者在到期日或之前以指定价格出售(迫使买方购买)资产的权利。

重点总结

  • 看涨期权是一种期权合约,赋予持有者在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购买基础证券的权利,但并不具备义务。
  • 指定价格称为行使价,进行交易的特定时间称为到期日。
  • 购买看涨期权需支付一定费用,称为期权费;此单股费用是你在看涨期权上最大可能的损失。
  • 看涨期权可用于投机,或作为收入来源或税务管理。
  • 看涨期权也可结合使用,构建价差或组合策略。

理解看涨期权

期权本质上是两位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一方认为某资产的价格将下跌,而另一方则认为会上涨。这个资产可以是股票、债券、商品或其他投资工具。

合同是一个选择(option),允许持有者在特定日期之前以特定价格购买该资产。这个日期被称为到期日,资产被称为基础资产。

价格称为行使价。行使价和行使日期由合约卖方设定并由买方选择。交易者可以选择的期权合约通常有许多到期日和行使价。

你需要支付一个费用来购买看涨期权,这称为期权费。这是为行使期权所支付的价格。如果到期时基础资产价格低于行使价,买方将损失所支付的期权费,这也是买方可能承担的最大损失。

看涨期权买方可以持有合约直到到期日,然后可以执行合约并获得基础资产。也可以选择在到期时不购买基础资产,或者在到期日前以合约的市场价出售期权合约。

提示: 如果期权在到期时的行使价高于资产市价,会“失效”或“无效”。[1]

长期与短期看涨期权

看涨期权的交易主要有两种方式:长期看涨期权和短期看涨期权。

长期看涨期权是标准的看涨期权,买方有权利(但无义务)在未来以行使价购买股票。长期看涨期权的优势在于它允许买方提前规划,以更低的价格购买股票。许多交易者将在支付股息的股票上购买长期看涨期权,因为这些股票通常在除息日临近时会上涨。而在除息日到来时,价格将会下跌。只有在除息日之前行使期权,长期看涨期权的持有人才能收到股息。

例如,你可能会购买一个长期看涨期权,以期待某个引人注目的事件,如公司的财报发布。虽然长期看涨期权的潜在收益是无限的,但损失则仅限于期权费。因此,即使公司未能报告积极的财务超预期(或者未达到市场预期),且其股价下跌,买方承受的最大损失也仅限于他们为期权支付的费率。

短期看涨期权,如其名称所示,正好与长期看涨期权相反。在短期看涨期权中,卖方承诺在未来以固定的行使价出售他们的股票。短期看涨期权主要用于卖方的覆盖性看涨期权,即卖方已持有其所售期权的基础股票。

注意: 卖出期权而不拥有基础资产被称为“裸空看涨”。

这种策略帮助卖方控制可能因交易不利而遭受的损失。例如,如果看涨期权没有覆盖(即卖方不拥有其期权的基础股票),市场价格显著上涨,损失将成倍增加。

如何计算看涨期权收益

看涨期权收益指的是期权买方或卖方在交易中获得的利润或损失。评估看涨期权时需考虑三个关键变量:行使价、到期日和期权费。依据这些变量可以计算出看涨期权产生的收益。看涨期权收益有两种情况。

假设你以2美元的期权费购买公司ABC的看涨期权。该期权的行使价为50美元,到期日为11月30日。如果ABC的股价达到52美元,你的投资将回本——即期权费加上购股价格之和。超过这一金额的任何增幅均视为利润。因此,当ABC的股价上涨时,收益是无限的。

如果到11月30日ABC股价降至50美元以下,会发生什么?由于你的期权合约是购股的权利,而非义务,你可以选择不行使它,这意味着你不会购买ABC的股票。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损失将限制在为期权支付的期权费上。

使用上述公式,如果到11月30日ABC的现货价格为55美元,你的利润为3美元。

卖方的看涨期权收益计算与此并无太大不同。如果你以相同的行使价和到期日卖出ABC的期权合约,只有在价格下跌时才能获利。根据你的期权是覆盖还是裸空,你的损失可能有限或无限。当买方行使合约时,强制以现货价格(甚至以上价格)购买基础股票的情况会导致你的损失在后者更大,此时你唯一的收入(和利润)将限于你在期权合约到期时所收取的期权费。

计算收益和利润的公式如下:

如果到11月30日ABC的现货价格为49美元,你的收入为1美元。

提示: 在卖出看涨期权时需考虑多个因素。在评估交易时,确保你充分理解期权合约的价值和盈利能力,否则你可能冒着股票涨得太高而承担的风险。

使用看涨期权

看涨期权通常具有三种主要用途:产生收入、进行投机和税务管理。

一些投资者使用看涨期权通过覆盖性看涨策略生成收入。此策略涉及持有基础股票,同时编写看涨期权,或给予他人购买你股票的权利。投资者收取期权费,并希望期权失效(低于行使价)。此策略为投资者创造额外收入,但在基础股票价格快速上涨时,可能会限制利润潜力。

覆盖性看涨实施得当,如果股票价格超过行使价,期权买方将执行其以较低行使价购买股票的权利。这意味着期权卖方无法因股票价格上涨而获利。期权卖方的最大收益仅限于收到的期权费。

期权合约使买方能够以相对较小的价格获得对股票的重大敞口。如果单独使用,它们能在股票上涨时提供可观的收益。但如果看涨期权因为基础股票未能超过行使价而失效,期权费将面临100%的损失。购买看涨期权的好处在于风险总是限制在为期权支付的费率上。

投资者还可以同时买卖不同的看涨期权,创造看涨价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策略的潜在收益和损失,但某些情况下可能比单一看涨期权更具成本效益,因为一个期权的销售所得收回了另一个期权所支付的期权费。

投资者有时还会利用期权调整投资组合的配置,而无需实际买卖基础证券。

例如,投资者可能持有100股XYZ股票,并可能面临较大的未实现资本利得。为了避免引发应税事件,股东可能会使用期权降低对基础证券的敞口,而不是实际出售。在上述情况下,股东参与你此策略的唯一成本就是期权合约本身的成本。

重要: 尽管期权收益将被视为短期资本利得,但计算税务责任的方法将根据具体的期权策略和持有期间而有所差异。[2]

看涨期权示例

假设苹果公司在到期时交易价格为110美元,而期权合约(包含100股)的行使价为100美元,期权费用为每股2美元;利润为110美元 - (100美元 + 2美元) = 8美元。如果买方购买了一份期权合约,他们的利润将是800美元(8美元 x 100股);如果他们购买了两份合约,利润将是1600美元(8美元 x 200)。

现在,如果苹果公司的交易价格在到期时低于100美元,买方将不会选择以100美元的价格购买股票,期权将失效。买方每份合约将损失2美元,或200美元,但就仅此而已。这就是期权的魅力:如果你选择不进行交易,你只损失期权费。

假设微软股票的交易价格为每股108美元。你拥有100股股票,想要在股票股息的基础上生成更多收入。你还相信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股票价格不太可能超过每股115美元。

于是你查看下一个月的看涨期权,发现有一个115美元的看涨期权合约交易,费用为每份合同37美分。因此你卖出一份看涨期权,并收取37美元的期权费(37美分 x 100股),这大约相当于4%的年化收入。

如果股票价格超过115美元,期权买方将执行这项期权,你将不得不以115美元每股的价格提供这100股股票。尽管你仍从每股获得7美元的利润,但会错过超过115美元的所有涨幅。如果股票的价格未超过115美元,你就可以保留股票和37美元的期权费收入。

看涨期权如何运作?

看涨期权是一种衍生合约,赋予持有者在预先确定的价格(称为“行使价”)下购买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但并不具备强制性义务。如果股票的市场价格超过了期权的行使价,期权持有者可以行使他们的权利,以行使价购买,并以更高的市场价格出售以锁定利润。然而,期权的有效期有限。如果在此期间市场价格未能超过行使价,期权将失效。[1]

为什么要购买看涨期权?

如果投资者对基础股票的前景感到乐观或“看涨”,他们就会考虑购买看涨期权。对这些投资者而言,看涨期权为投机公司前景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因为它们提供了杠杆作用。毕竟,每份期权合约允许一次性买入100股相关公司的股票。[1] 对于那些对公司股票将会上涨充满信心的投资者,通过看涨期权间接购买股票可能是增加购买力的一个理想方式。

购买看涨期权是看涨还是看跌?

购买看涨期权是看涨的,因为买方只有在股票价格上涨时才能获利。相反,卖出看涨期权是看跌的,因为卖方若股票未上涨则会获利。虽然看涨期权买方的利润理论上是无限的,但看涨期权卖方的利润限于他们出售看涨期权时所获得的期权费。

结论

看涨期权是给予期权买方在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购买股票、债券、商品或其他资产的权利,但并不具备强制性义务的金融合约。股票、债券或商品称为基础资产。

看涨期权买方在基础资产价格上涨时获利。看涨期权卖方可通过收取期权合约的期权费来获取收入。看涨期权的税务处理因产生利润的策略和类型而异。

更正——2023年8月23日:本文修正了之前错误计算看涨期权卖方收益公式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Investor Bulletin: An Introduction to Options."

[2]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Publication 550, Investment Income and Expenses (Including Capital Gains and Losses)." Pages 57-58.